猪场冬春季饲养管理及疾病防制要点
2015-03-19

  第一篇   饲养管理

  一、硬件设施配套

  主要是准备与保温有关的设备:如帐幕的更换与修补,保温箱、保温灯、保温板、薄膜、灯绳、门窗与通风漏墙的修补、供电设备的检修、用于防潮与消毒的生石灰的准备等。

  二、保温与通风

  (一)产房与保育舍

  做好产房的“大环境通风与小环境保温”,观察仔猪行为与温度计来决定是否需保温,根据气味、湿度与自身感受决定是否需通风。保温注意关键阶段的保温(产后七天内,断奶后三天内,转保育舍头5天内)与具体保温方法落实。

  正确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 

  开窗原则:由南到北,从上到下,由小到大,刮北风开南面窗,刮南风开北面窗,先开阳面再开阴面,在冬春季的正常情况下决不允许一次性将窗户全部开完。

  关窗原则:根据舍内温度可以分批次关窗,与开窗原则刚好相反,也可以一次性将窗户全部关完。

  开保温灯原则:先开弱小或打堆的仔猪栏,再开正常的仔猪栏,先开在产和断奶单元的,再开其他单元的。

  分娩保育舍的通风与保温原则:大环境通风,小环境保温。

  总体原则:首先根据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,再结合母猪仔猪的行为表现,最后结合人的自身感受来综合判断如何进行灵活的通风保温。

  (二)种母猪

  主要是隔离舍的保温、运动场猪只的保温、怀孕母猪的保温。

  1、怀孕母猪的保温可在靠近墙根处、屋檐下设一个小内帐幕(与大帐幕形成数十厘米的重叠),这样可减少冷空气从墙根鼓进来。大帐幕最好是上下分两块,固定下端,从上往下卷放帐幕,这样可兼顾保温与通风。必要时可以配置假天花(在中间高位处设立可拆的通风口),或者在母猪背部限位栏位置设置多一层帐幕。

  2、隔离舍的保温。新建隔离舍没有露天部分,设计好帐幕、内帐幕,或者配置假天花、屋中屋就可以了,主要是兼顾通风的需要。老式隔离舍有露天部分,应该采取搭支架、顺着屋檐延伸装备帐幕的办法加强保温,同时兼顾通风与光照,应将某个局部变成可拆,便于通风与光照;屋内也可设置假天花、屋中屋等。

  (三)公猪站

  公猪体脂肪较少,天冷时重点是保温,兼顾合理通风,猪舍湿度控制十分重要。由于夏天猪舍比较黑暗,冬天里应强调光照,应将采食量适当提高;由于冬春季节对公猪来说是相对较好的季节,所以在此阶段尽量把一切营养药停下来。凡是室外气温达到一定,应尽量保持公猪的运动,维持良好的体质。

  三、湿度的控制

  冬天低温高湿,湿度控制相当重要。湿度控制不好种猪易发生裂蹄与关节炎(甚至风湿);仔猪抵抗力下降,易诱发呼吸道病、被毛粗乱,低温高湿还使得猪体维持本身需要大增,长速下降。

  控制湿度措施:减少不必要的冲水,粪便尽量采用清扫或铲的方式,斜坡采用推板推的方式;消毒尽量采用喷雾方式(喷枪易导致湿度大增),减少水份蒸发吸热;产房仔猪10天内尽量少消毒;拉稀的仔猪粪便采用拖把拖;针对可见的潮湿可以使用干拖把拖消除,必要时可在主要过道与猪舍内走道、斜坡铺撒生石灰吸湿;合理的增加通风量,可迅速降低湿度。

  四、调整好母猪的膘情、提高仔猪初生重

  控制膘情的目的是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性能,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可以大大增加仔猪的抗寒能力。

  调整母猪膘情包括怀孕母猪与哺乳母猪,不能忽视哺乳母猪的膘情。控制母猪膘情主要是控制好喂料量,各场需根据母猪的品种与胎龄,结合环境温度灵活加减,最好由场长根据本场具体情况确定好各阶段喂料量,同时定期评估膘情,以便及时纠正料量。

  五、加强防疫与卫生消毒

  (一)消毒

  冬春是蓝耳病、猪瘟、口蹄疫、病毒性腹泻、呼吸道病与大肠杆菌病的多发季节,其中有不少为烈性传染病,消毒工作不容放松。

  消毒机、消毒池、消毒盆、冼手盆应配备齐全,消毒水真正做到定期更换,消毒药物配制应量化,保证浓度。冬春季节消毒应突出季节特点,消毒时注意减少湿度,空栏时应注重熏蒸消毒(应想办法提高猪舍温度再熏蒸),带猪消毒多进行喷雾消毒(雾化要好)。为了保证消毒效果,冬季消毒可考虑提高消毒药稀释液的温度,或提高消毒药浓度,延长作用时间。

  (二)防疫

  冬季应严格按有关要求做好做细,尤其是做好猪场生产区周边隔离、人员进出的隔离防疫(尤其是集体外出购物)、猪粪车辆、猪苗车辆、后备猪车辆的防疫消毒,确保将病原拒之门外。

  正确引导员工的休闲娱乐,提倡员工合理有规律作息,加强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身体素质,减少病假发生率。同时在人力配备上尽量有充足的储备,以应变突发事件。

  (三)做好免疫注射

  冬春季节应做好蓝耳病、猪瘟、口蹄疫、病毒性腹泻与大肠杆菌四价苗,根据服务部的反馈信息,个别猪场需做水肿苗免疫。免疫应保质保量。冬天由于气温低,疫苗应恢复到常温后再免疫,减少猪只冷刺激。

  六、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,尤其是保温与通风操作、防疫的培训,提高反应灵敏度。加强夜班人员培训,加大夜班兼管、检查力度(尤其是呼吸道病与拉稀难以控制时)。

  第二篇   常见疾病的防制要点

  一、病毒性腹泻

  没有年龄限制,所有猪群都可发病。当猪群出现快速传播的腹泻,拉稀呈水样,严重者喷射状,颜色多样,伴随有呕吐现象,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或无效;仔猪迅速脱水消瘦死亡,拉出粪便腥臭;种猪减料严重,体弱母猪可能出现流产等;仔猪剖检肠道内容物水样,肠壁菲薄,肠系膜乳糜管中不含乳糜,有的含有气泡;在排除饲料、饮水中毒、冰水冲猪身等因素的前提下,符合以上发病特点的,应重点考虑病毒性腹泻病。

  二、产房仔猪拉稀

  在排除病毒性腹泻的前提下,产房仔猪拉稀常常有以下几种主要情况:

  (一)产后无乳

  主要是母猪产后炎症、料量低、乳腺发育不良所致。

  临床症状:仔猪表现为产后几天就开始拉稀,母猪乳房硬结或红肿,子宫内有恶臭物流出,或者有较多掏产的历史。部分猪只表现产后便秘。

  应对措施:适当进行产前后母猪限料(注意控料的同时防便秘),加强产后乳房、外阴护理与消毒,适当投药预防治疗炎症等。可供选择的药物有:氟苯尼考(恩诺沙星)+金霉素(或强力霉素、磺胺六甲、利高霉素、林可霉素、替米考星等)。

  (二)细菌性拉稀

  临床症状:拉稀出现天龄可早可晚,拉稀呈水样,腥臭,小天龄拉稀可能迅速脱水(或不脱水)死亡,常常发生于低胎龄母猪,通过交换母猪常常可以控制本病,常常用药效果不好。大天龄拉稀常常不死猪,仅表现为消瘦,抗生素常常有一定效果。另外,本病常发生于栏舍周转紧张导致空栏时间短、产后卫生差。

  应对措施:延长空栏时间,加强空栏消毒(冬天里熏蒸消毒应注意方法);加强产前大肠杆菌苗免疫;产后注意卫生消毒,及时清走母猪粪便;合理交换高胎龄母猪带仔;合理用药预防或治疗:针对小天龄拉稀可以母猪用药(选择恩诺沙星、氟苯尼考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新霉素、磺胺六甲等),针对仔猪预防(在发病前)或治疗也可选择这些药物;针对拉稀严重的注意补液(个别或全群)。

  (三)环境性拉稀

  临床症状:主要为气温低、通风过度、湿度大诱导仔猪发病,母猪本身通风不良导致泌乳质量差也可能拉稀(多表现为泌乳高峰期)。此种拉稀常常涉及面积较广(一般不会只有少量几窝拉稀),拉稀初为消化不良或糊状(仔猪还可能吐奶),后可能为水样,随着天龄大小不同而粪便表现不同。

  应对措施:针对不同情况改良环境即可,注意晚上检查饲养管理漏洞。

  (四)饲料性拉稀

  临床症状:一般在仔猪开始上料以后表现出来,主要表现在断奶后2-3天。粪便有的表现为灰色糊状,有的为黄色含饲料,有的为绿色水样。

  应对措施:提早补料,想办法让仔猪尽早上料;断奶后将体弱上料差的猪只相对集中,使用足够时间浸泡后的水料或奶粉。可试用酸化剂或消化霉类提高饲料的可消化度。

  三、保育舍呼吸道病

  临床症状:入冬天气变冷后容易表现。主要是强调防寒保暖后通风不良所致。使用煤炉升温的猪场由于煤烟及一氧化碳含量高而更容易诱发。猪只的咳嗽分为两种:长声(连续七声以上)及短声咳嗽。长声咳嗽多为支原体感染所致,而短声咳嗽的原因有胸膜肺炎、衣原体、流感(或感冒)等。

  应对措施:针对支原体咳嗽,一般需要用到支原净、替米考星、林可霉素等药物,可同时配搭使用金霉素、强力霉素。注意针对比较严重的猪只需要单独挑出来连续打针治疗。

  针对胸膜肺炎、及原体咳嗽,一般需用到氟苯尼考(或恩诺沙星)、头孢类、金霉素(或强力霉素)、替米考星、磺胺六甲等,可两两组合用药。

  在天冷季节,针对感冒或流感,一般可选择使用柴胡、麻黄、桂枝、生姜、荆芥、防风、杏仁等中药煲水拌料或饮水给药。